【筑梦基层】乔睿智:服务 · 奉献 · 成长 · 挑战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

乔睿智4.jpg

一.基本信息

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曾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班长等。曾获陕西省高校团干部能力大赛一等奖、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十佳毕业生"、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多项荣誉;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申请专利2项。毕业去向为北京市定向选调生。

二.职业选择

为什么会将选调生列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又是如何跌撞且坚定地为之付出努力?我想每个最终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故事,但又必定无一例外地,与大学校园里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我也是一样,在母校七年的日日夜夜,就是我从迷茫到清醒,从犹豫到果断,从随波逐流到奋楫扬帆的一个完整故事。

2016年,我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懵懂的我一直在好奇和探索,我在大学能做些什么?我竞选班干部、参加三下乡等活动、担任杨凌马拉松志愿者,开拓视野,丰富体验,都是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感谢母校给我宽广的平台,让我去尝试去探索,我才能在正反馈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我逐渐明白,自己喜欢全力以赴帮助别人带来的成就感,喜欢共同奉献团队带来的归属感。

本科四年我担任班长,和同学们一起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彼此,收获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和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我得以锤炼党性修养,并逐渐领悟党的宗旨。

四年的学生工作经历,让我对共产党员和学生骨干的身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畏,更是产生了“我离优秀还很远”的自我认知。

2020年,通过推免,我继续留在西农读研,继而通过主动申请,担任了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对我而言,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是成长带来的挑战。我负责学院七个年级四百余名硕博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还先后参与了疫情防控、毕业生就业等工作。成长带来挑战,而挑战也带来成长,做学生友,不做学生官,我在服务和奉献中不断得到提升。此外,我还担任了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当好先锋模范,构筑桥梁纽带,做出了一些微小的贡献,同时也让我拥有了迎接更大挑战的自信心。

在校期间,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宣传和学院辅导员老师的分享中,选调生三个字飘进我的耳朵,走进我的视线。我在萌生巨大兴趣的同时也始终在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条道路。2021年夏,感谢校团委和杨凌区团委提供的机会,我在暑期参加政府见习,真正体验了选调生、公务员的日常生活,真正参与了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和付出的火热实践,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选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也正是这样,在研究生的最后一年,我在面临就业选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选调生。在母校七年里练就的本领和锤炼的品德是我的底气;作为一名农林学子,践行党的宗旨、服务奉献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使命感是我的勇气。

今天,我敲下这段文字,是在从北京市房山区实地考察暴雨受灾食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后回家的地铁上,和疲惫双腿对应的是双眼坚定的目光。入职一月有余,大半时间我都奔波在基层的路上,站在餐饮商户的厨房里,穿梭在食品企业的生产车间。而历史罕见的“731”特大暴雨,让人民群众蒙受损失,也给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灾情就是命令,我更快褪去学生稚气,加快自身角色转变,牢记“首善标准,监管为民”,在市场监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对受灾食品生产企业逐一摸排走访,完善企业受灾情况台账,为企业复产做好服务保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牢筑首都食品安全防线。

未来遇到的挑战只会更大更多,但我丝毫不畏惧。未来在基层岗位上,我会继续公廉为事,诚朴为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母校的校训成为我前行路上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